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440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30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a cylindrical spring to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a tunnel of circular cross sec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rikladnaya Mekhanika i Tekhnicheskaya Fizika, Vol. 46, No. 3, pp. 141–148, May–June, 2005.  相似文献   
42.
Upstream porthole injection in a 2-D scramjet mod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jection from portholes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was investigated as a method of delivering fuel into a scramjet. This method reduces the viscous drag on a model by allowing a reduction in the length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t experimental enthalpies of 3.0 MJ/kg in the T4 shock tunnel,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combustion in the intake, either by shadowgraph or pressure measurements. Combus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se results is made to a hot wall scenario. Received 2 January 2001 / Accepted 3 August 2001  相似文献   
43.
A free-piston shock tunnel (FPST) is one of the most useful ground testing facilities for hypervelocity flow research of re-entry vehicles and scramjet engines. For an efficient operation with tuned piston motion, the design of facility and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physical phenomena in a FPS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which can properly predicts the flow with actual losses is required. But there are few successful numerical methods which can simulate its overall perform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numerical method was developed by using the KRC shock capturing scheme and by modeling the flow losses in suitable forms for a quasi-1D numerical computation. The present numer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ata obtained in two different facilities, T4 and T5.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sent numerical method as a design tool is discussed briefly.This article was processed using Springer-Verlag TEX Shock Waves macro package 1.0 and the AMS fonts, developed by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相似文献   
44.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调节低速风洞流速的测量及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微计算机为核心,不断采集风洞实验段的流速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与指定值的比较去调节和控制风洞的电机转速,使风洞能准确地按指定风速运行或按予定的程序升速或降速,实现了低速风洞的闭环自动调速。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构成原理和性能实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的超调量小于5%,稳态误差小于0.3%,调节时间小于50秒。  相似文献   
45.
刘毅  金峰 《计算力学学报》2006,23(6):659-662
洞室开挖支护的优化是在铁路隧道、矿山开挖、水电站建设中经常面对的课题,特别是研究洞室开挖支护拓扑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近年来发展的渐进优化方法(ESO)的概念,提出了反向ESO方法的迭代格式,建立了洞室开挖支护优化的准则及其敏感度,研究了均匀地基不同地应力条件使得开挖卸荷产生的总应变能最小的最优支护拓扑。结果证明了反向ESO方法的适用性,最优支护拓扑大致成椭圆或者圆形,其主轴方向与最大主应力主轴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46.
回转体表面条纹沟槽减阻水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条纹沟槽表面减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条纹沟槽表面回转体进行了大量的水洞实验研究。实验模型表面条纹沟槽采用直接加工方法,头部线型为双参数平方根圆头曲线,尾部线型为双参数尖尾曲线。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与相同形状、尺寸的光滑表面回转体相比,条纹沟槽表面回转体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存在很好的减阻效果,最大减阻量超过6%,且在小攻角范围内减阻量基本稳定,对回转体升力特性也没有影响。对比不同尺寸条纹沟槽的减阻效果发现,降阻量不但随条纹沟槽宽度S变化,而且随来流速度U∞变化,即与无因次沟槽宽度S (文中近似取S =S.LRe2Ckx,其中k为总阻力Cx的修正因子)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于V型条纹沟槽具有减阻效果的S 的范围在10到60之间。本文研究证明,条纹沟槽表面减阻技术在水下航行器设计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文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翼型与风洞侧壁交接角区分离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予秦  乔志德 《力学学报》2002,34(5):785-789
运用Navier-Stokes数值模拟对翼型模型试验时风洞侧壁和翼型模型结合部拐角区黏型分离流动进行模拟,并将简单代数湍流模型扩展用于机翼/风洞侧壁拐角区流动.计算格式在空间上采用中心有限体积离散,在时间上采用多步Runge-Kutta时间步长格式进行积分.结果显示,在翼型模型风洞试验时,模型/侧壁拐角区、模型表面、侧壁表面和模型后形成复杂的黏性分离流动和二次分离,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在高速水洞中运用人工通气方法进行了航行体模型超空泡形态特性的系列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通气流量、不同空化数和不同弗鲁德数下的空泡形态,建立了以弗鲁德数为参数的空泡几何特征参数与空化数的对应关系、空化数与通气流量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验证了空化数是决定空泡尺度的主要无因次参数,通过改变通气流量可以有效地调控空化数,进而达到控制空泡形态的目的.文中同时给出了通气流量系数的实验曲线拟合公式,并与国外的相关实验和公式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一致.所得结论对进一步的水下超高速航行体空泡形态控制技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基于隧道效应的微机械角速率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隧道效应的微机械角速率传感器的设计方案,还针对隧穿检测和电容检测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基于隧道效应的微机械角速率传感器将极大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0.
本文叙述了一种用于激波风洞实验研究中的以微机为基础的多功能智能测量仪表,叙述了其构成部分和性能、硬件结构和原理、软件编制以及将BASIC程序写入EPROM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